今天早上看完阿三在英國對公視總經理下台一事寫的一篇文章後,我開始設想我現在努力想得到的這份工作─國際新聞人員。一開始,的確是現實壓力和高薪資讓我的心蠢蠢欲動,但這份剝除掉金錢外殼的工作價值到底在哪裡呢?能夠讓我為這份工作而努力呢?

國際新聞人員不像外交領事人員,在利益和權力關係上有太多打轉,我很清楚那些東西會使我煩躁且鬱悶。但每份工作,只要牽涉到與人的互動,必定有權力關係和利益糾葛的存在,但是國際新聞人員最主要的工作,或許是在型塑台灣的文化形象,並且外銷到國外。這樣的形容老實說我並不喜歡,畢竟每個文化不可能是一種樣貌,套用到葛蘭西的霸權理論,就是有機知識份子在所處的當代,將一個社群裡的主流文化保留下來並延續。

回到正題上來,與其說外銷,不如說溝通來得好聽。今年暑日走過了中國大陸、泰國等地方,每一次的旅程都很開心,在與自身成長環境迥異的環境裡,還是能找到某些共通的符號,可能是上天賦與人類共通的溝通印記。我的個性不喜歡爭鋒相對,盡量避免衝突。雖然衝突理論的觀點並沒有錯,但也只是這個世界的一部分樣貌。但結構功能主義裡,消極地解釋現存的問題和弊端也不是我所求的,因此兩個論述的平衡點才可能是理想的狀態。

將台灣放入歷史脈絡裡,在反思現存的台灣人處境,有人蓄意想消除或抹滅台灣所經歷過的事情是一場空談,我想接受並想想如何存續現有的才是比較重要的吧!荷西殖民台灣短暫,而且文化太過異樣,很難在台灣留下太多的痕跡,清領統治過台灣被中國大陸一直拿來當作其統治的正當性,其線性的邏輯思維只能說他們當今統治階層總喜歡玩這一套。不!應該說所有掌握統治權柄的人都有如此的想法。最後加入美國50年代後對台灣的援助,抑或說是利益誘惑也可,還有東南亞移民這塊因素,台灣著實是一塊流動的冰山。或許隨著時間這一切將會發展出截然不同的形象,但此時我的腦海裡誕生一個即為簡單的想法,明年的寒假,想花一個禮拜左右的時間,到台灣某個地方走一走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onneAndr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