想想我也從來台北三年多,可能因為外婆住在三重的關係,這座城市並沒有太陌生的感覺,但我真的熟悉這座城市的氣味嗎? 答案很顯然是否定的吧。

一座城市在一天的每個時刻裡都呈現著不一樣的面貌,總是睡到九點多才起身去上課的我,很少有機會看到晨間時候的台北。

在時間這條縱軸上,我能看到它將過去與現在畫了一條不明不白的分割線,但同時在水平的空間橫軸上,台北城市的不同區塊所交織的文化和生活的氛圍,也證實了空間所產生的分界線。

春假的第一天,我坐了一個鐘頭的車到板橋市。趁著第一和第二部電影播放的空檔,我與朋友在狹小的巷弄裡遊走,兩邊的小吃攤販也不斷吸引著我下午四點的味蕾。在巷子的盡頭,一座舊式欄杆和現代水泥的結合體矗立在那,一股欣喜、激動、無法克制的好奇心又驅使我想向前探了探,心想「該不會是板橋林家花園吧?!」沿著兩三層樓高的紅磚牆往前走,一攤又一攤美容、挽臉的攤販圍繞著林家花園的外牆。

城下的攤販2.jpg 

城下的攤販1.png

有時我在想,這座城市之所以迷人,是否是因為我在巷弄裡翻找到的東西呢?
時間在紅磚牆上攀爬遺留下、如蝸牛行過後的銀色濕痕。

有時在同一個地方生活久了,總會忽略潛藏心底的探險精神。
不! 還是應該說,是因為長大了,所以對於某些事物,心靈的體悟變得遲鈍了呢?
不過幸好的是,當我在習慣某種生活感受和步調後,住在城市裡的靈魂總會從巷子的盡頭咻地冒出,打亂我的理所當然,讓我重拾驚喜。

希望在五月的城南巷弄間,我也能找到時間那條長長的銀絲,在前人的生活裡找到某種思緒。
用我那過敏、不太通暢的鼻,嗅出翻弄舊書時才會飄逸出的,那時間才獨有的香氣。


 

【穿越林間聽海音──林海音文學展系列活動】

城南巷弄間的文學風景──城南文學之路導覽活動

廈門街的小巷 纖細而長
用這樣乾淨的麥管吸月光
涼涼的月光,有點薄荷味的
月光。 在池底,湖底
──余光中〈月光曲──杜布西的鋼琴曲 Claire de Lunc〉

台北城南,是台灣戰後文學發展史上舉足輕重的場域;同安街、廈門街、牯嶺街一帶,尤其人文薈萃,風華無限。

藝文媒體、機構以為據點

自1950至1970 年代,無數文學歷史在此發生,包括1940年代提供文學交流平台的《臺灣新生報》「橋」副刊;1950年代主導官方文藝政策,由張道藩、陳紀瀅、趙友培等 人主持的中國文藝協會;以及現今仍執兒童教育牛耳的《國語日報》,均以此地為據點,推湧當時代的文學脈動。

雜誌社、出版社引領風騷

匯聚覃子豪、余光中、鍾鼎文、夏菁、 周夢蝶等重要詩人的藍星詩社;夏濟安、吳魯芹、劉守宜等人創辦,深富學院氣息的《文學雜誌》;引領台灣現代主義思潮,同時蘊育出白先勇、陳若曦、王禎和、 黃春明、施叔青等作家的《現代文學》;由林蒼生、姜渝生、劉定泮、關甲申主導的《草原》雜誌,皆曾在此孕養出無數秀異的作家作品。
在台灣人文出版 座標上占居重要位置的洪範、爾雅、遠流出版社,更在此區生根、發芽、茁壯,推出無數蔚為風潮、足稱經典的文學出版品,共同刻鏤出文學出版史上輝煌的光景, 活動能量至今不歇。

作家文人寄寓、交遊於巷弄

許 多詩人、作家或寄居於此,或在此從事文學活動。如小說家王文興最重要的代表作《家變》,即以其年少時代居住於紀州庵的生活記憶為背景。詩人余光中在廈門街 113巷的真樸生活,蘊育了「四個女兒和十七本書」,並不時以文字作品追述這段寓居歲月。曾任《聯合報》副刊主編,並提攜諸多文學寫作者的林海音,曾寓居 於重慶南路三段,並創辦了《純文學》月刊與純文學出版社,寫下了台北版的「城南舊事」。

悠悠慢慢,穿街走巷,繞行於台北城南,俯拾盡是說 之不盡的佚史典故,低迴不已的文學人與事……

   
【路線】

國語日報前集合(福州街2號)→林海音故居•純文學出版社(重慶南路三段30號)→ 牯嶺街舊書市(牯嶺街)→牯嶺公園(《臺灣新生報》宿舍,牯嶺街)→《創作》雜誌社(廈門街99巷21號)→余光中舊居.藍星詩社.《現代文學》社址(廈 門街113巷8號)→洪範書店(廈門街113巷17-1號)→爾雅出版社現址(廈門街113巷35號)→紀州庵.王文興舊居(同安街107號)

【資訊節錄自文訊雜誌社部落格

 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onneAndr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